第1期(总第15期)——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的商业模式
   3月21日,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以下简称“能投委”)2019年第一期(总第15期)“能源投资微课堂”在能投委开课。本期微课堂邀请到能投委专家、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委会会长赵风云老师,为大家分享主题为《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的商业模式》的报告。赵风云老师主要从怎样看能源转型、综合智慧能源的诞生、综合智慧能源的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园区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的特殊性、当前试点项目的进展和问题、综合智慧能源的商业模式六个方面对园区智慧能源服务的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以下内容为赵风云老师演讲实录)

一、怎样看能源转型
  传统电力系统具有大容量、高参数、远距离、特高压等发展特点,同时也面临着电能不能存储、电力品种单一、仍以煤为主、政府行政管制等发展问题。新形势下,能源用户对能源的多样化、便利化、智能化,以及对清洁能源和降低能源使用成本的需求逐渐增多,对能源供应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能源供给的升级。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社会资本大量投入;放开的增量配电,新兴市场主体进入电网领域以及用户对能源供给和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用户积极投入分布式能源建设成为传统电力的新挑战。因此,传统主流电力企业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到“巩固自己、照亮别人”;大电网为“增量配电”、“分布式能源”等公平接入,并为其提供备用;新增的工业园区等对能源品种的需求也不再限于电力单一品种以及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颠覆电力系统常规发展。

二、综合智慧能源的诞生
  综合智慧能源是能源“四个革命”的战略抓手,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最佳实践,正在快速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具有六个特点,一是综合性:实现用能区电、热、冷、气、水等多能源的协同生产、协同配送、协同销售、协同消费和源、网、荷、储、用协同运营;二是智能化:应用云大物移智等现代技术,建设综合能源控制服务平台,实现能源系统各环节、全流程的优化计算和可视可控。实现订单式生产,智能化、可视化、可选择性消费,多维度优化配置能源生产要素。为用户提供能源消费一卡通服务;三是就近性:最大限度的消纳本地区的清洁能源,不足部分能源外购。实现清洁能源就地生产、就地平衡、就地消纳;四是市场化:落实能源体制改革政策,在用能区实行能源交易和能源价格的市场化,建立公开透明的能源价格机制,合理反映能源的成本变化和稀缺程度,调节供需平衡;五是互动性:通过市场化价格机制,引导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和供需互动,根据价格变化调节需求总量和时间分布,在保证用能效用的基础上降低用能成本,鼓励能源消费者成为能源“产消者”;六是低碳化:以提升能效、降低碳排放为目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调节机制,优先开发使用用能区风电、光伏以及天然气多联供等发电及其他供能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这些特点完整构成了新形势下综合智慧能源的新业态。
  综合智慧能源从规划、建设、运营全寿命周期,通过生产、输送、消费的协同和供需互动,极大地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从而将大幅度节约能源的成本,降低能源价格,核心就是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综合智慧能源的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政策方面,什么样的政策才能让能源新业态存在下去?电力体制改革“9号文件”给了我们很多信息。一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按照有利于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和提高配电运营效率的要求,探索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的有效途径。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二是多途径培育市场主体,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售电主体直接购电,允许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三是积极发展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主要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系统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积极开展分布式电源项目的各类试点和示范。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各自条件,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以及燃气“热电冷”联产等各类分布式电源,准许接入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和终端用电系统。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分布式电源。
  在技术支持方面,既有电力系统内的技术成果,更有与云大物移智的跨界融合。包括但不限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降低和技术升级,使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智慧电厂、虚拟电厂、灵活性发电,使电源的功能性、节能性、灵活性、调节性大幅度提高;供热供冷方式的多样化、在提供电能的同时,将供热、供冷作为能源品种的主业;综合管廊的发展使能源的传输实现了换代升级,可综合考虑不同能源品种的协同传输;各种储能、源网荷储联合协同控制技术实现了不同能源品种时空分布的优化;能源采集、信息、控制技术,使不同能源品种同台协同优化运行,实现了更加高效和经济。

四、园区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的特殊性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单元增长最活跃的力量,现在有一组数据,国家级开发区552个,省一级开发区1991个,其中,2017年有一组数据就是针对国家级的,552个中的一部分国家级开发区生产总值占了国内的22.5%。这种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像领跑者一样,以经济发展为目标集中了各方面的资源,包括土地、税收、人才、资源等的优惠政策,在各个方面条件的支持下,园区发展较适合综合智慧能源这种先进的能源业态。

五、当前试点项目的进展和问题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已经安排三批共320个示范项目,基本实现了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经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调研,其中:第一批试点项目总体缓慢,增量配电网试点106个项目,已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的20个,占比19%;开工的18个,占比17%。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共23项,其中,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 17个、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 6个,要求首批示范工程原则上应于2017年6月底前开工,在2018年底前建成投产,目前没有官方总结,但并未实现目标。首批“互联网 ”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55个,要求首批示范项目原则上应于2017年8月底前开工,并于2018年底前建成。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验收,要求今年4月底完成。第四批正在申报,为鼓励和支持更多单位申报,还没有截止。
  与此同时,也面临增量配网的定位尚未明确、区域能源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现行核准机制不能满足要求、增量配电价机制、电网接入、项目盈利点等问题。

六、综合智慧能源的商业模式
  综合智慧能源商业模式确定的原则有四点,第一点是关于投资主体,为增加活力,发挥各方优势,鼓励采用混合所有制的开发主体;为实现协同管理,应该统一一个投资主体;投资主体的确定应该通过专业化、市场化、法制化的方法,由地方政府组织按程序确定,中央政府应该出台约束性规定;第二点是关于运营模式,运营商和投资者即可以为一体也可以分开,但应自愿、有利于项目运营为主;运营模式坚持一体化原则,实现不同能源品种,不同时段的优化和协同;第三点是关于示范项目,对于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国家鼓励的此类项目,在一时难以看清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时,可以通过示范项目进行验证,允许试对,也允许试错,鼓励试点项目大胆创新。但示范项目不易过多;第四点是出台规范化的管理办法,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综合智慧能源管理办法,规范业务范围、接网条件、电网备用规定,能源市场化价格机制等。

来源:能源微课堂
瑞麟优势
瑞麟天下公司,一贯追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从创新技术发展到创建科技品牌发展,公司的每一次执着的探索,都在以更高的姿态迎接未来。
  • 瑞麟天下能源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电话 15101654737(微信同号)

    北京市石景山区阜石路165号今鼎时代广场C座408室

    Proudly Created with rltxzb.com